

上次和大家连线亿利金融,有个朋友提问:
娃脾气暴躁,稍有不顺就当场甩脸。
身边亲友常暗示我“管教不严”,建议我多打骂。虽然我偶尔控制不住也打了骂了,却发现孩子的脾气并没有改善。
也尝试了包容讲理,陪着孩子发泄完情绪再沟通,但效果太慢太慢。
孩子还是一点就炸,各种发脾气,甚至躲到角落不肯吃饭。要怎么办才好?
说实话,从这个例子中,大家估计都能找到自家孩子的影子,为什么?
因为这其实相当正常啊,我女儿小D小时候也这样。
管教引导的方法其实还是那些(),也讲了这么多年,估计大家也不新鲜了,今天就分享一下我在与女儿的暴脾气相处中,攒出来的两个心态,希望对你们有所启发。

记得小D六岁时,我们去上海迪士尼玩。当时天气很热,让她很烦躁,遇到了一些不顺心,就一样开始哼哼唧唧,后来,又升级为大哭大闹,干脆躺倒在地踢脚大叫。
我当时面临的窘境,虽然旁人没说什么,但我脑中的声音却在指责自己:“你看你怎么教出这样的孩子”、“真不给面子”
这样的状况,我真的也遇到很多。直到小D八九岁,才慢慢好转。
我反思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变化,才意识到:
第一要素就是时间亿利金融。
有些孩子情绪特别充沛,且大脑前额叶发育可能稍慢于同龄人,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处理和消化情绪。

作为家长,我们要做的,可能就是等。那这个时候,面对外界的目光,确实成了家长需要修炼的功课。
我当时是怎么做的呢?
我仍然坚持带女儿参加聚会、去公共场所。每次她情绪崩溃,我都要面对那些目光,以及内心那个“育儿博主却教不好自己孩子”的包袱。
我花了大量时间处理这件事,慢慢开始接受:我养的孩子就是情绪饱满——高兴时非常高兴,乖巧时非常乖巧,脾气爆时也非常爆。
我开始在公共场合这样做:
首先,尽量不打扰他人。孩子哭闹时,我会带他到角落或稍微安静的地方。
其次,我学会替孩子说话:“她只是很难过,需要点时间让情绪恢复。谢谢你们,不用劝她、不用给糖、不用管她,她慢慢自己会好的。”
这句话,我说了快一年才变得自然。
当我能够坦然说出这句话后,我发现自己再看小D,觉得她的脾气好像也没那么暴,其实是能忍受的。更关键的是,不仅仅是孩子脾气问题,我对自己处理他人评价的能力也成长了。

第二点,家长也要学会倒掉情绪垃圾
我们家长,有时候要把自己定位成孩子的情绪垃圾桶。
转念想想,其实孩子正因为与我们最亲,才会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。只要我们在,他们就会放心地展示全部情绪。
但我们不能只是接收情绪,还要学会定期“倒垃圾”。
对我而言,运动是倒情绪垃圾的一个方式;写作、通过文章梳理情绪是另一个方式;还有打扮自己、享受美食也都是我倒垃圾的途径。
大家试一试,找到几种适合自己的方法,时不时的把这些情绪垃圾倒掉。倒完了,这事儿就翻篇了。
当我们学会接纳孩子的特质,坦然面对外界目光,并照顾好自己的情绪需求时,我们会发现,那个脾气像座小火山的孩子,其实正在慢慢地、以自己的节奏成长着。
而我们也在这个过程里,成为了更坚韧、更智慧的自己。
之前拍了视频,欢迎收看转发~
(温馨提示:如果暂时不方便播放,记得 戴上耳机或调低音量再看哦)
我写了3000多篇的文章
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
欢迎点击下方标签直达相关内容找到答案哦
话题索引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